堅定不移持續推動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事業發展
——在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座談會與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宣貫會上的報告
(2016年8月30日)
賈國棟
同志們:
經總局批準,我們在北京召開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座談會與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宣貫會,主要任務是,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全國質檢系統2016年上半年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上半年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分析當前特種設備工作面臨的形勢和重點難點問題,對下半年工作進行動員部署,通過認真貫徹頂層設計方案,促進全年工作任務落實??偩诸I導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陳鋼副局長親自與會,一會兒還要做重要講話,大家要認真抓好落實。
根據會議安排,我講3點意見。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全系統緊密圍繞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運用戰略思維與系統思想,按照“創新發展、真抓實干、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大戰役,推進改革創新,堅持依法治特,夯實基礎工作,各項任務取得明顯成效,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一)深化三大戰役。
第一,扎實開展電梯安全攻堅戰。今年,總局決定在2015年電梯大會戰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電梯安全攻堅戰,目的就是鞏固電梯大會戰工作成果,繼續做好大會戰建檔問題電梯后續監管和服務工作,加快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構建電梯安全工作長效機制。上半年,在全系統的努力下,取得了顯著工作成效。一是《電梯安全條例》列入國務院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中的研究項目,特設局聯合法規司成立了工作組,并開展了立法調研工作;結合國內電梯惡劣使用工況及事故情況,及時頒布了《電梯型式試驗規則》等安全技術規范,提出了更嚴技術要求。二是組織開展了“電梯企業維保標準自我聲明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活動”,引導企業進一步提高電梯日常維護保養質量。三是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截止7月底,各地共辦理行政執法案件1850宗,整治隱患電梯33072臺,完成攻堅戰整治任務79%,剩下的6506臺正在整改中,其中掛牌督辦的2245臺。四是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從2015年底15個城市快速擴展到92個城市,其中12個城市與總局電梯故障數據統計分析平臺實現數據上傳,19個省開通應急專用號碼。各地積極主動作為,創新手段方法,亮點頗多。如北京打通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通道,破解超大型城市住宅電梯“老齡化”難題;貴州運用大數據云平臺,推進電梯安全監管系統建設,并在六盤水市創造性地開展了“電梯安全管理示范區”活動;江蘇、陜西、貴州等在全省建設電梯應急處置平臺,江蘇成立了省級電梯故障數據處理分析中心,實現與總局平臺數據的互聯互通。
第二,推進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攻堅戰。國務院《2016年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治攻堅戰工作要點》明確了質檢部門的工作任務,我們主要負責組織制定相關國家標準和安全技術規范,依法組織實施質量監督和安全監察,監督檢查油氣輸送管道檢驗檢測和風險評估工作。上半年,一是啟動《壓力管道安裝監督檢驗規則》等兩個安全技術規范修訂,組織開展了《埋地鋼質管道檢驗導則》等9項國家標準的起草和征求意見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壓力管道規范標準。二是制定了檢驗檢測工作指導文件,我局正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中央企業,爭取聯合發文。三是認真組織實施檢驗檢測,上半年全國共監督檢驗油氣輸送管道4207公里,定期檢驗7431公里,今年攻堅戰的目標是檢驗率達到80%,目前已達68%。各地積極落實總局部署,上海、湖南、四川等地大力推進油氣輸送管道整治攻堅工作,油氣輸送管道檢驗率達到80%以上;海南省提前完成隱患整治任務,實現油氣輸送管道檢驗率100%。
第三,繼續開展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一是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協調溝通,起草制定《鍋爐節能環保監督管理辦法》。二是為加快推進重點地區節能工作,研究制訂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試點方案》。三是研究制定了新的工業鍋爐能效指標,大幅提高對小型燃煤鍋爐的能效準入要求,推動鍋爐產品結構調整。四是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加快推進全球環境基金項目,組織開展中美鍋爐能效測試標準對比研究,形成了中方正式意見,得到美方高度關注。五是積極服務經濟發展大局,推動將鍋爐、熱交換器、電梯等列入節能產品減稅范圍。
(二)推進改革創新。
一是謀劃“十三五”事業發展。積極爭取將特種設備工作納入了《中國制造2025》相關配套文件、《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等國務院政策文件及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國家重點規劃,特種設備在國家安全與發展大局作用日益凸顯;認真落實年初工作計劃,研究制定頂層設計方案的配套措施,成立了法規標準化化清理、行政許可改革、檢驗改革、電梯改革等四個小組推進改革創新。二是與國務院審改辦溝通,將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許可和檢驗檢測機構核準鑒定評審、特種設備人員資格認定考試轉為技術性服務,協調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收費標準立項。三是落實國務院“雙隨機”抽查工作要求,采取“一單、兩庫、一細則”方式,啟動對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證后抽查,進一步加強對特種設備獲證單位的監督。各地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推進改革,湖北在黃岡市開展質監窗口建設和行政流程再造試點工作,對省市縣三級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全部納入信息化流程,實現了讓企業“走最短的路、辦最快的事、進最近的門”。甘肅按照頂層設計方案要求,扎實推進檢驗改革,積極爭取省政府支持,由省編辦批準成立了技術檢查機構。
(三)堅持依法治特。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特種設備安全法》,制定完成了《客運索道安全監察規定》等部門規章,第一部安全技術規范大規范《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頒布實施,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等大規范整合工作有序推進。二是落實國務院標準化改革工作方案,組織完成了特種設備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整合精簡工作,特種設備強制性國家標準由79項整合精簡為9項;對不屬于質檢總局整合范圍、但與特種設備相關的強制性標準提出了清理建議;通過整合精簡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安全技術規范與標準的協調機制。各地加大法制建設力度,新疆、湖北等地陸續頒布實施了電梯規章,截至2016年7月,全國各地對電梯專門制定地方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達到54部,特種設備安全逐步從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工作。
(四)夯實基礎工作。
一是推進信息化建設。完成了“特種設備信息輿情監測系統”、“特種設備信息化專家庫”、“全國特種設備公示信息查詢系統”建設;推動“全國移動式壓力容器公共服務信息平臺”、“電梯故障數據統計分析平臺”建設,在上海、江蘇、重慶開展移動式壓力容器運用二維碼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試點。二是加強服務保障。協調中國特檢院做好上海迪士尼項目設備檢驗工作,支持上海開展安全監管改革創新試點;協調浙江周邊省市及中國特檢院、國家索檢中心等檢驗機構,調動各方技術專家,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全力支持浙江質監部門做好G20峰會特種設備安全保障;發文支持湖北等相關省市積極做好特種設備水災安全防范,組織受損電梯搶修,保障災區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三是加大宣傳力度。開展“走近特種設備”主題宣傳活動,邀請中央主流媒體實地考察了解特種設備制造、使用、管理等過程,央視、央廣、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多次為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進行了客觀準確的新聞報導;以“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等形式,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知識,聯合中特促進會、北京局等開展“電梯安全知識宣傳小學生命題繪畫征集活動”,并應用于電梯安全宣傳周宣傳海報,引導媒體、公眾理性看待特種設備安全,營造全社會關注特種設備的良好氛圍。
二、當前面臨的形勢分析
上半年,在全系統共同努力下,全國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穩定。2016年1-7月,全國通過事故管理系統上報特種設備事故和相關事故100起,同比減少27起,下降21.26%;死亡111人,同比減少18人,下降13.95%;受傷72人,同比減少91人,下降55.83%,事故總體情況穩中有降。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特別是今年上半年,4月13日,廣東東莞發生了門式起重機倒塌事故,導致18人死亡;8月11日,湖北當陽發生高壓蒸汽管道爆炸事故,導致22人死亡、4人受傷。這兩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都為我們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舉一反三,不能有絲毫馬虎大意。
安全向來是底線、紅線,是穩定和發展的前提。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安全工作,突出強調要把重大風險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為安全生產整體工作的“牛鼻子”來抓。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如何在經濟下行的形勢下做好安全監管工作,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重大課題,必須認真研究,積極應對。在這里,針對當前的復雜嚴峻形勢,我著重強調以下兩點。
一是社會公眾對特種設備質量安全要求不斷提高。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特種設備數量快速增長,并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比如,我國電梯每年以20%的速度保持增長,電梯保有量、年產量、年增量均為世界第一,已成為運輸量第一的垂直交通工具,每天運送乘客達到幾億人次;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旅游業已成為拉動經濟的綜合性產業,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承擔著滿足人們旅游休閑需求、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使命。這些特種設備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在緊密相關,并且涉及公共安全和城市管理,一旦發生事故,極易引起社會較大關注,甚至演變成公共安全事件。社會公眾對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已經從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向提高可靠性、舒適性的更高安全保障和服務要求轉變。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切實增強憂患意識,下大力氣嚴守底線、保障安全。同時,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爭取社會理解支持,把社會對特種設備的高度關注轉化為推動重點難點工作的契機,切實從根本上提高安全水平,提升人民群眾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滿意度。
二是特種設備改革的自身要求日益緊迫。國務院明確要求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我們要認真思考,現行的許可、檢驗是不是還有較大下降空間?目前,從監管體制來看,各地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質監體制改革,絕大部分省級以下質監部門取消了垂管,大部分區縣和一部分地市的監管部門實行了“二合一”、“三合一”甚至“N合一”,特種設備領域補充了大量人員,如何理順與當地黨委政府關系、提升基層人員監管能力水平,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考驗;從監管模式來看,國務院提出要大力推行綜合執法、“雙隨機”抽查等新要求,我們如何考慮各類設備的公共性和風險程度,理順綜合執法與專項監察的關系、將“雙隨機”抽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實施分類監管,必須拿出有效的可行辦法;從激勵機制來看,在改革倒逼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創新的形勢下,也產生了一些新問題,需要我們研究解決。比如,部分地區取消檢驗收費后,檢驗機構開展檢驗的積極性降低,人機不匹配凸顯,傳統的激勵機制失靈,如何繼續保證檢驗質量和時效性需要抓緊研究。此外,現行的追責機制導致行政風險不斷增加,對基層監管人員產生了較大影響,導致人員隊伍不夠穩定,特別是懂業務、會執法的人員輪崗比較頻繁,存在在崗人員不敢去現場監察、害怕事故調查的現象,個別人員甚至在安全監察人員考試中故意不通過,基層監管壓力和難度不斷加大。
面對當前形勢,總局在今年上半年及時出臺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為解決這些問題指明了改革方向。頂層設計方案的核心就是要理清各相關方的職責邊界,優化配置監管資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方案下發給各地已經有一段時間,今天我們又再次召開會議進行推進,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抓緊制定具體的配套政策措施,按照頂層設計方案的總體目標與方向,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進改革,降低制度性成本;以改革促進監管效能提升,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三、下半年重點工作
今年的各項工作,年初工作會上已經作了全面部署,下半年,一方面要對照工作要點,繼續綜合運用戰略思維與系統思想,按照“創新發展、真抓實干、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另一方面,面對當前新的形勢變化和中央新的工作要求,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部署,認真貫徹總局半年工作會議和樹平局長重要講話精神,扎實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在此,我主要就當前幾項重點工作和改革舉措,再強調幾點。
(一)嚴守安全底線,防范事故風險。
下半年,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加強風險防控、做好“兩防”(防重特大事故、防重大社會影響事件)仍是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特種設備局先后發布了《關于做好汛期和惡劣天氣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高風險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工作的通知》,轉發了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明電《關于近日發生的兩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情況通報》,部署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切實防范事故風險。各地一定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大力加強風險防控,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嚴守安全底線。下半年,一是要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緊緊抓住企業這個責任主體,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強化技術裝備、嚴格安全監管,切實做到安全責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不斷提升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水平。二是要加強監督檢查。強化汛期、國慶、中秋等重點時段和重大節假日安全檢查,組織開展重要活動、重大工程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加強電力、化工、冶金、旅游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察,開展高風險特種設備隱患治理,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三是要加強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繼續組織開展特種設備應急預案體系研究,組織開展特種設備應急救援與事故調查專家庫整合工作,充分發揮特種設備安技委、專業委和事故應急專家庫的技術優勢,解決行業關鍵問題。
(二)推進“三大戰役”,全面完成攻堅。
“三大戰役”從整體上來看,上半年工作推進順利,總體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下半年,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照進度安排,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第一,全面完成電梯安全攻堅。繼去年電梯大會戰后,今年總局又確定繼續開展電梯安全攻堅戰,并作為總局的重點工作任務來抓,足以看到總局黨組對電梯工作的重視。目前全國總體進展順利,但存在各地進度不一的情況,部分省份進展緩慢,隱患整治任務完成不到40%。下半年,各地要攻堅克難,加快建檔問題電梯隱患整治進度,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依法封停,對“三無”電梯報請政府掛牌督辦,全面完成建檔問題電梯隱患整治工作,防范事故發生。同時要加快構建長效機制,一是推動立法研究,著力解決難點問題。通過推動《電梯安全條例》立法研究,對電梯安全監管長期存在的問題,從法制層面和制度設計上予以解決,例如明確安全主體責任、暢通老舊電梯更新資金渠道、建立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等。二是加強技術攻關,打造最嚴法規標準。要借鑒歐盟、美國等國際先進標準,結合我國電梯特殊使用環境和工況,并汲取典型事故教訓,對近10年的電梯典型事故、故障進行梳理分析,從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保、使用等各方面,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提出影響電梯安全核心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通過修訂完善安全技術規范,凝練出電梯安全技術基本要求,打造適應中國國情的最為嚴格的電梯法規標準體系,從本質上提升電梯安全水平。三是完善應急平臺,創新安全監管方式。各地要因地制宜、多種方式加快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還沒有建設的省市要擬定建設方案,啟動建設工作;已經建設應急平臺的,要加快在全省推廣覆蓋。四是推進改革試點,探索監管新模式。在總結推廣各地成功經驗的同時,按照“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精神,對電梯安全監管改革的一些新思路,選擇一些地方先行先試,在試點中不斷總結完善,為全面推廣和納入《電梯安全條例》創造條件。
第二,扎實推進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攻堅戰。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已經進入攻堅戰的關鍵階段,需要統籌協調的重點難點也越來越多,深層次的矛盾問題日益突出,整治攻堅任務異常艱巨。下半年,一是繼續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爭取聯合發文,進一步規范和推動油氣輸送管道檢驗檢測工作。二是針對管道技術標準缺失滯后、部分規定和制度要求難以落實的情況,進一步加強關鍵技術研究,全面修訂油氣輸送管道檢驗安全技術規范,提高內檢測、外檢測及評價技術要求,加大規范和標準的協調力度。三是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既定目標推進檢驗檢測工作,實現油氣輸送管道檢驗率達到80%。
第三,繼續推進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大氣污染防治法》賦予了我們新的職責,這就要求我們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同時,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各地不能把它當作工作負擔,而是要充分認識節能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創新工作方式,提升質監部門在經濟社會領域的作用。下半年,一是繼續推進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特別是督促各地按時完成鍋爐能效普查等任務,并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試點;二是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頒布《鍋爐節能環保監督管理辦法》;三是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遴選高效鍋爐,聯合發布高效節能鍋爐推廣目錄(第二批),頒布新的工業鍋爐能效指標,大幅提高小型鍋爐準入門檻,以指標引領鍋爐行業提質增效升級;四是加快完善電梯、換熱器能效評價方法和指標,配合節能產品稅收優惠政策實施,促進高效特種設備推廣和相關行業發展;五是積極推動將特種設備節能減排工作納入國家“十三五”節能減排總體部署。
(三)落實頂層設計,推進改革進程。
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企業、政府、檢驗機構、社會組織等不同主體,涉及國家、省、市縣等不同層級,涉及體制、機制、法制等不同層面,必須綜合運用戰略思維和系統思想,正確處理好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做到統籌協調。因此,必須從法律層面明晰各相關方主體的責任邊界,建立起權責一致的共治體系,并在厘清責任邊界的基礎上,對各類設備、各個環節實施分類監管,優化配置行政許可、檢驗檢測等行政資源。
為了加快推進改革進程,全面落實頂層設計方案,按照年初工作會要求,特種設備局在2013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職能轉變研究小組的基礎上,組織成立了四個小組,分別從法規標準優化清理、行政許可改革、檢驗改革、電梯改革四個方面,組織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在中觀微觀層面落實頂層設計要求。其中,法規標準優化清理是整個安全監管改革的“綱”,通過開展法規標準優化清理,厘清各方責任邊界,確保安全監管改革各方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行政許可改革和檢驗改革是整個安全監管改革的兩個“目”,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具體體現;電梯改革是整個安全監管改革的一個關鍵“點”,通過在全社會最為關注的電梯領域推行改革,為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的全面推進打下良好基礎。四項改革任務是互相聯系的有機整體,密不可分,要同步推進,緊密協調。下面,我把四項工作的總體情況向大家作一個簡要介紹,具體情況四個小組還要和大家做深入交流。
第一,法規標準優化清理。其目的是厘清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邊界,這也是頂層設計方案要解決的兩個核心問題之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邊界不清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現行法律法規存在交叉、矛盾甚至不一致等問題,而我們對相關部門法律法規研究不足,因部門職能交叉導致被動問責情形時有發生。在天津港“8?12”事故后,天津局做了深入的研究思考,認真分析了廠內機動車輛、移動式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問題,梳理了涉及的多個部門的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比如,港區內使用的廠內機動車輛既要在某個作業區內運行,又要通過港區內的公路,使它既具備特種設備屬性又具備普通機動車輛屬性;又如,承裝?;返囊苿邮綁毫θ萜?,安監、交通等部門也有相應的監管職責;再如,壓力管道的安全監管,涉及能源、安監、住建等多個部門。我們要認真研究各部門的法律法規,明確監管邊界,有效規避我們潛在的責任風險。
法規標準優化清理,一是要確定特種設備規章和安全技術規范目錄,制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逐步明確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的職責邊界,尤其是明確基層監管人員的職責邊界,盡量做到“盡職免責”。二是要梳理外部門涉及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厘清各相關部門關于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職責,解決部門之間職責交叉等問題。三是要為改革奠定法制基礎,通過優化清理法規標準,修改、廢止不適應的安全規范,確保所有改革舉措在法治軌道運行。省級及以下監管部門也要認真梳理相關地方性法規,厘清監管職責。
第二,行政許可改革。其目的是使政府回歸監督與服務的本位,將市場主體能夠自主調節、自律管理的事項交給市場,這也是厘清職責邊界、體現“放管服”要求的具體舉措。目前,特種設備許可項目過多、許可流程復雜、許可級別過繁以及鑒定評審缺乏有效監督、發證機關權責不對等等問題日益突出,給各級監察機構工作帶來極大困擾。推進行政許可改革,必須在保證和提高產品安全質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著重考慮如何利用好第三方檢驗機構、行業協學會的質量信用傳遞作用。
行政許可改革,一是在生產環節,短期內可以采取取消、下放、精簡合并等方式,長期來看,必須通過改變準入方式來實現;在使用環節,要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現分類監管。二是要對作業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資格認定項目進行大幅精簡合并,推動檢驗檢測人員資格改為國家職業資格認定。三是各地要進一步簡化申請、換證等行政許可程序,大力推行網上審批等電子化流程,切實降低制度性成本。
第三,檢驗改革。這是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的重點、難點,全行業和全社會都高度關注。此項改革成功與否,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們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事業的整體發展,我們必須積極穩妥推進,認真落實國辦8號文件、總局86號文件和91號文件的各項要求,深入研究推進的措施和方法步驟。
檢驗改革,一是對于八大類設備,要按照公共性、風險程度及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三個要素,生產和使用兩個環節,分別確定檢驗的性質和定位,分類推進改革。二是要通過調項目、延周期、降收費等方式,修改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顯著降低企業成本。三是制定完善特檢機構(包括集團)的核準條件和準入辦法,各地也要積極推動特檢機構整合改革,按照頂層設計方案要求,加快技術檢查機構設置和特檢集團組建進程。
第四,電梯改革。其目的是順應社會各方期待,建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體系,進一步保障安全、服務民生,并為整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嘗試。電梯安全監管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既有法律法規方面的空白,也有體制機制不順暢的因素。電梯安全工作已經成為復雜的社會治理范疇,是跨行業、跨部門的問題,需要不斷完善法制、健全體制、創新機制,加強各級政府和安委會的領導協調,發揮各級各部門的作用,提高監管工作的系統性。
電梯改革,一是要厘清各方責任和義務,構建權責一致、利益均衡的責任鏈條。二是要完善法律法規,研究制定《電梯安全條例》,打造最嚴格的法規標準。三是各地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強部門合作,推進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形成。四是要主動改革監管模式,綜合運用市場化機制、信息化手段,總局將積極推動各地改革試點,促進電梯安全監管水平提升。
(四)加強作風建設,促進事業發展。
當前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改革工作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的改革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之多也前所未有。越是在這樣的關鍵時期,越是要堅定信心,沉著穩定,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接受中央專項巡視為契機,切實加強作風建設,促進事業發展。一是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要狠抓工作落實,嚴格加強監管,牢牢守住安全底線,以對人民極度負責的精神抓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二是進一步增強擔當意識,要勇于創新,敢于變革,在頂層設計方案指引下,牢固樹立改革的信心和決心,主動作為,堅定不移繼續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三是進一步增強廉政意識,要繼續弘揚“四特”精神,按照抓業務抓隊伍“兩手抓”、管行業管行風“一崗雙責”的要求,防范廉政風險。四是進一步增強團結意識,要堅持上下一條心,全國一盤棋,加強中央與地方溝通協調,互相理解支持,凝心聚力共謀改革發展大計??傊?,目前各地在推進改革創新方面都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對于各地開展改革試點,總局的態度是明確的,是支持的,但無論怎樣改革,都不能偏離頂層設計方案確定的方向,比如在設立技術檢查機構等方面,這是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的基本要求。
同志們,下半年工作任務十分艱巨,保安全底線容不得半點放松,改革壓力愈發緊迫,我們必須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團結一心,以對國家、對人民、對特種設備安全事業負責的態度,盡心盡力,按照總局工作的總體部署和本次會議陳鋼副局長的講話要求,踏實、認真、負責地完成好我們的全年工作。